新闻公告

新闻报道
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报道 > 正文

我校10名教师参加中国高校第六届学术年会并进行演讲发言

作者:   时间:2024-04-25   点击数:


2024419日至2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协办、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的中国高校第六届教学学术年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0余所境内外高校的200余名专家、一线老师参加了本次盛会。会上,我校副校长孙建荣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海玲老师、艾德艺术设计学院李戈、陈斐老师、工商管理学院韦鑫副教授、人文教育学院高田幸子老师、国际语言中心王茹副教授、文化传媒学院李楠老师及教师发展中心李笃峰、强丹丹等10名老师参加了此次学术会演讲,并受邀开设1项前置工作坊,并在年会上做了8场演讲发言。是本次盛会进行演讲发言人数最多的二本院校。

419日下午,西安欧亚学院副校长孙建荣教授和教师发展中心李笃峰老师共同进行了题为“基于目标分类法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契合度分析框架与实践——以思政课为例”的前置工作坊。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9所院校近20名老师参加了此次工作坊。工作坊上,孙建荣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原理,并分享了西安欧亚学院思政(课程)教学成效评价的设计框架。

1 副校长孙建荣教授主持前置工作坊

李笃峰老师在工作坊上带领与会老师使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及DOK学习深度模型,以与会老师自己所授课程为例,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一个单元的目标进行编码与统计后,检视各个目标、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之间的契合度。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工作坊切入点新颖,借助AI工具帮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收获非常大。

2 李笃峰老师向前置工作坊与会者介绍契合度模型的原理

420日至21日,我校8名老师在各分会场进行了研究汇报。

在年会第八分会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海玲老师进行了题为“基于OBE理念的通识写作课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实践”的发言。郭老师结合自身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基于OBE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通过重构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模式等构建了通识写作课教学创新体系。发言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编委、副编审范笑仙教授进行了点评,范教授认为郭老师的汇报逻辑清晰,从内容到方法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和创新,构建的教学模式在同类课程中有较好的示范性,具有可推广价值。同时,范教授也建议写作课的教师要充分思考如何恰当处理人工智能与写作课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写作。

3 郭海玲老师进行演讲发言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李戈老师在分会场一进行了题为“项目式教学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的演讲发言。李戈老师通过自己多年一线探索的实际教学案例,展示了项目式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李戈老师详细介绍了项目式教学(PBL)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提升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她强调,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参与到如校园微空间改造和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等实际项目中,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该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李戈老师的分享受到了会场教育界专家和学者的一致好评,认为其教学改革实践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示范,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 李戈老师进行演讲发言

艾德艺术设计学院的陈斐老师在分会场二中,进行题为“融合多种媒介和数字技术的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以地形设计为例”的发言,陈老师围绕环境设计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研究进行了分享。现场嘉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副编审范笑仙教授在进行点评时认为一线教师授课不易,所付出的努力值得肯定,所分享的课程设计及课改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体现出独特的创新性,范教授指出可以聚焦教学问题,作业部分可以结合学生家乡环境进行深入调研,绘制家乡图志,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



5 陈斐老师进行演讲发言

工商管理学院的韦鑫副教授在分会场六进行题为“基于“双线三合三融”的旅游管理类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路径研究——以《旅游消费者行为》为例”的发言,韦老师围绕《旅游消费者行为》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路径设计进行了分享。现场嘉宾《开放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上海开放大学发展研究部副研究员魏志慧老师在进行点评时认为课程设计前期调研充分,所分享的课程思政设计及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能够践行“课程精湛,思政无痕”的教育方针,给学生营造出“润物无声,如沐春风”般的教学氛围。魏老师指出这项研究后续可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持续追踪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6 韦鑫老师进行演讲发言后与点评专家合影

在第二分会场中,人文教育学院高田幸子老师进行了题为“面向学前师范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探索研究”的主题发言,汇报内容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聚焦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与发展,以项目式“模拟建园”为探索,不断优化专业培养路径,助力师范生获得可持续且全面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编委、副编审范笑仙教授进行了点评,高度赞许欧亚学院二十多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创新与探索,在此次汇报中也能看到教师的设计与践行,能够看到项目学习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巨大的推动力,且能够结合前沿嵌入人工智能的应用,希望专业能够持续加强跟踪调研,增强定量研究,培养出更适应未来的、德才兼备的学前教师。会后,上海交大的老师许伟琴博士表示听到分享非常受启发,期待与我校我专业多多交流碰撞。

7 高田幸子老师进行演讲发言

在第五分会场中,国际语言中心王茹老师进行了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王茹老师首先从文献综述汇总了人工智能对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和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教学能力评价的缺点出发,提出了五维的全新教师评价模型,通过验证其有效性进行探索,并凝练相关性有效数据,旨在推动普通高校教学发展的革新。发言结束后,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教师表示受益匪浅,愿意进一步到学校交流学习。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博士进行了点评,王教授认为王茹老师的演讲很有感染力,题目基于数智化的模型建构对于当今的教师多维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也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值得很多院校效仿,另外也提到,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样本的多样化整理,进一步验证这一模型的有效性。


8 王茹老师演讲发言结束后与点评专家合影

在分会场一上,文化传媒学院李楠老师做了“媒体传播策划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的发言。李楠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行业经验,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以及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于多样化教学方法,对媒体传播策划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聚焦于课程的“深度”实践、学习成果、学生获得感与产出。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地教、“深度”实践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学习观,“赋能”未来择业与就业。《重庆高教研究》常务副主编、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蔡宗模教授做了点评,蔡教授指出李楠老师演讲发言内容丰富、研究思路清晰,基于“深度”实践而开展的系列形成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同时也建议在授课中要注重在教学实践中优化评价方式,积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9 李楠老师进行演讲发言

在分会场五中,教师发展中心强丹丹老师进行了“基于柯氏模型的高校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项目实践与评估研究”的主题发言。首先,强老师以高校日益关注的教学学术为切入点,阐述了以目标为导向、培训为抓手、指导为辅助、交流为延续、认证为手段的校本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项目的实践经验分享。其次,针对目前关于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缺乏规范性与系统性等现状,强老师分享了采用柯氏评估模型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的整个过程,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项目开展效能的若干策略,对高校开展教学学术主题培训、评估教师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场点评专家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高度肯定了欧亚学院坚持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办学特色,结合本次分享内容,王教授建议内容要突出欧亚SC教学理念及实践特色,另外,也要考虑柯氏模型对于校本教师培养活动效能评估的适切性。


10 强丹丹老师进行演讲发言



供稿:郭海玲、李戈、陈斐、韦鑫、高田幸子、王茹、李楠、李笃峰、强丹丹

审核:许燕燕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