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会是什么?组会中需要做什么?相信很多本科生都没有那么清楚。但是作为本科生的我却真实地体验到了组会带给我的成长,正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谌鹏飞老师,在我们本科期间,就带领我们小组每几周进行一次组会。组会的氛围并没有网上传得那么可怕,起码我们的组会,气氛都是很活泼轻松,大家坐在一起,说说自己最近查阅的文献、自己目前正在做的研究、研究中哪里遇到了什么困难。大家总是一起头脑风暴,为遇到困难的同学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是相互受益。组会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就算我当下接触的文献、研究都是关于“创造力”,但是在组会中,我还会了解到很多关于“智力、自闭症谱系障碍”等,很多我没接触到的研究主题。在这个小小的组会中,我们接触了不同研究主题,不断地去思考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就好像我也在做这个研究一样。极大得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使自己不拘于当下正在做的研究。
每次组会,鹏飞老师总是先听我们不断地讨论、争辩、做假想,自己讨论假想的可能性。直到我们讨论不出,或者是谁也无法说服对方,僵持不下,鹏飞老师才会出面对我们的论点做出点评。鹏飞老师不喜欢说谁对谁错,也从不用自己的观点来否定和限定我们。对于我们头脑中新奇古怪的想法,鹏飞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可以一起试试”。
这就是我很喜欢鹏飞老师的原因,在他身上我可以看到单纯对于学术的喜爱。正是鹏飞老师,让我对学术充满向往。鹏飞老师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大学四年生活中一共上过两次鹏飞老师的课,一门是《心理学史》,一门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两门课之间大概隔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鹏飞老师授课的变化。老师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何况是作为学生的我?
鹏飞老师话不多,不会给我们讲很多大道理,但总是让我们有所收获。从鹏飞老师身上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也明确了自己应该怎么努力,也使自己有了很大的勇气,还记得我因为英语不好特别害怕看英文文献,也害怕翻译英文文献,鹏飞老师鼓励我,使我开始尝试去翻译英文文献,这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斟酌用词,怎么才能又准确又优美的表达出作者的含义才是翻译文献的关键。当我真的翻译出一篇英文文献发给老师后,我得到了很大的夸奖和鼓励,这让我心中的畏惧完全消失,我相信自己只要认真钻研,总是会完全搞清楚一篇英文文献想表达的内容。
我的大学生涯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幸运的是我遇到很多非常好的老师。太多的话都无法表达我的心情,汇总成简单的一句:何有其幸,得遇吾师。
(人文教育学院 纪瑞楠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