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进教师分享 | 刘念:教育就是一场做不完的梦
刘念,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讲《中西方经典学前课程流派与模式》《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自然教育、项目式学习和教练型教师。
今天是我在学校工作第49个星期,我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来学校面试的场景,那天下着蒙蒙细雨,校园里充满了桂花香味,道路两旁挂着“按照你本来的样子生长”的标语,走在路上我内心是非常感动的,那是一种传递给大脑和心灵的震撼,现在想起那个瞬间我还是会心头一紧。
经过一个多月的新进教师培训,我似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按照你本来的样子生长”不仅仅是说给学生的,也是说给在欧亚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领域开始研究,你可以按照你想要的方向成长。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了生命影响生命的美妙,我甚至可以注意到银杏叶飘落的样子,毛毛虫爬行的形状和叽叽喳喳的鸟鸣……这何尝不是这些花花草草在用它们的生命影响着我呢?
人文教育学院每年一度的夏季学术项目展更能让我感同身受,学生们眼睛里散发着光,那是一种享受的过程,而不是所谓的完成作业的状态,他们的眼神传递出的是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他们是快乐的。
而作为一名年轻的新进教师,经验的欠缺、专业知识的不系统、不扎实或许暂时会成为我的短板,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认为这也是一种优势。我可以带着清零的状态更加谦虚地去学习,而和学生年龄上的相似,在考虑问题上更能做到感同深受,这感同身受会让学生体会到被理解、被尊重的幸福感,这将会无形中改变师生之间的相处方式。
《礼记·学记》中说到“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亲其师,信其道”其实说的是在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四个层次,对于教育而言是有一定顺序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是意识、情感、其次才是知识、行动。首先,学习的人得有意识,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这件事,有了意识之后才能产生更深的情感,当和学生建立了一定情感之后,知识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如同水到渠成,这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知识有了,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行动上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有能力独立地搜集信息、分析判断情势、掌握新知,而不是只学会一些历史积淀下来的现成知识和技能,更不是只知现成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仅仅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是不够的,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学生现在从小接触的东西都与我们小时候有了天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也要抱着不断学习、不断求变的心态,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学习新的授课方式与教学理念。
在新进教师培训期间,我学习到了很多教学理念方法,有混合式教学、反向设计、翻转课堂、拼图教案等等。这些全都是在教我们如何设计一节生动有趣的、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一节真正能让学生带着思考且能快乐学习的课堂,我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上学时候学的翻转课堂、PBL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是多么的重要和有趣,我也真的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
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和实践,再次来反思的时候我会想到我们是在培养未来的教师,尤其学前教育专业又是距离高考最远,距离孩子们最近的一站,就更需要谨慎对待教育这件事。我深刻明白作为一名教师并不是一味将知识传授他人即可,重要的是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解他人之所需。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将终身学习的理念植入学生的心间。
在我的课堂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大学,在课堂上更多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训练一种思维方式,是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 ,这些能力都比现成的知识重要千倍百倍,学生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要敢于挑战权威,不要试图去寻找一个权威的标准答案,等我们渐渐长大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世间,很多问题都没有答案,更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我们需要看见教育的常识规律,才不会在探索前行时,用高效的方法努力地干一件错误的事情。我们需要看见生命的个体意义,重新定义幸福和成功,才能真实理解学生成长的基因与“脉象”:兴趣、经历、敏感点、可能性;需要看见育人的核心目标,相信学生无限的可能性,才能以恰当的智慧,去享受教学的乐趣。
我们也需要帮助学生看见属于自己的那座山,和属于他人的各种山,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就能接受任何一种学习。你当像鸟飞向你的山,这座我们即将登临的未来之山,愿它有意义、有创造、有生活、有健康、有美、有爱,有蓬勃的情感与深刻的理性。我们相信,当以教育为翼,像鸟儿一样纵情飞翔,终将会抵达属于自己的山巅——“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我一直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是使人对生活饱有热情!即便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成为一个拥有创造快乐能力的普通人!
现在的我更加确信,教育就是那一场做不完的梦,由此开始,随处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