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散文
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学术散文 > 正文

教师篇:“寻找我最喜爱的教师,打造卓越课堂”师生征文活动——如何打造课程思政的卓越课堂

作者:   时间:2022-10-27   点击数: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伟大的新实践,能够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工作的效果,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人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深知自己身上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在推进“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和立德树人的落实情况。为了强化课程思政方面的能力,本人在2021年11月参加了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训,该培训推广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助力高校教师提高课程思政内涵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

在这场培训之后,本人将所学所思积极运用到了《商业伦理与道德》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当中。《商业伦理与道德》是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平台课,面向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商科教育是通过价值塑造培养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商业文明的卓越商务人才。所以,我理想中的《商业伦理与道德》课堂应该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商业的本质,理解如何实现商业价值最优化而非最大化,提升学生在商业活动中的伦理决策意识与能力。虽然现代企业制度起源于西方,但从我国传统文化中依然可以找到支撑,保持“四个自信”。这门课程应该要努力传达这种自信,培养有家国情怀、有理想信念、有思辨能力、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优秀商务人才。

通过培训和课堂教学实践,本人不断磨练和提高课程思政能力。接下来,我将运用“一依据三结合四融入”课程思政模型,对我理想中课程思政卓越课堂进行总结凝练。

“一依据”——依据课程所属的学科。商业伦理与道德课是商科教育的根基,自诞生之日起就应该具有商业价值重塑和企业社会责任引领的思政性质。

“三结合”——结合学生未来从事工作的职业素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国际国内时事。在课程建设中,本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本人还融入十九大报告精神中对构建新时代商业文明和伦理价值的最新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基于中国制度和文化情境的、能利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跨文化交流的商业伦理专业知识和分析框架。

“四融入”——融入教学方案、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融入学生自我学习。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再造,本人在课程教学方案中加入了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和伦理建设、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显性思政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基于PBL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伦理两难问题情境和道德价值判断情境,学生能够从真实案例的互动中去激发出伦理决策和道德评价的能力。在学生团队实践作业中,学生将化身为商业咨询师,基于案例分析的作业任务和要求,为企业提出伦理与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企业伦理建设计划。学生在个人作业中,要求学生阅读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并在课堂进行分享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思考、价值分析和判断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程思政建设拥有着高度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重大意义,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增进打造课程思政卓越课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好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磨练自身能力。我们应该要杜绝“填鸭式”和“说教式”教学,要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学生进行深度互动,并及时对这些元素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有效地解读和分析,要真正做到课程思政的有效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工商管理学院 郑倪明)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