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新闻报道
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报道 > 正文

教学设计师 | SC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交流:践行SC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作者:   时间:2024-06-17   点击数:

2024年6月14日,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第二期教学设计师团队”开展了SC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交流,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西安欧亚学院高级顾问、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炬明教授、学校副校长张乐芳教授、教务处处长张娜老师、教学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张萍老师、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许燕燕老师以及第二期教学设计师和各学院感兴趣的老师。

活动伊始,许燕燕老师回顾了赵炬明教授为老师们开展的10次“SC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方法”专题培训,本次SC课程设计案例展示活动也是一次学习效果的检验。接着,许老师介绍了教师发展中心即将组织校级SC课程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师团队成员都需要参加,希望老师们在参加系统培训、深入学习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将SC理念真正应用于具体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并且积极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提升教与学质量。

图片



SC课程设计案例展示与交流


《供应链风险管理》SC课程设计
工商管理学院郑倪明老师分享了所教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课程设计,重点介绍了自己使用的新课堂教学模式——330制,即3个30分钟:30分钟讲解重难点,30分钟案例分析,30分钟小组合作答题。案例分析引入了高质量的案例文本,如政府政策文件和行业报告等,以增加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基于小组合作答题的同伴互教法旨在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并运用逻辑判断和信息收集能力,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敏感度和自学能力。
图片
赵炬明教授点评:赵教授认为郑老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做得较好的地方:①将课堂以330制的形式呈现,主要是基于案例教学与小组合作来取代传统的讲授;②使用13个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③教学中使用开放式的测试题目,培养了学生的思考与自学能力。建议:对教学成效的评价进行全面深入地思考。
图片
张乐芳副校长点评:对教学成效的检验作为教学研究,持续改进与提升;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形成案例集;将学校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成功经验引入真实的课堂,提升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与未来就业的相关性。
创建“问号”课堂  培养“问题”学生
文化传媒学院姚峘老师以《创建“问号”课堂,培养“问题”学生——AI时代的SC课堂教学设计》为题进行了深入分享,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困境,姚老师不断探索教法与学法的转变,将“句号”课堂转变成“问号”课堂,培养好问爱思考的“问题”学生,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适应性。此外,姚老师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和新工具应用,营造互动式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兴趣。
图片
赵炬明教授点评:赵教授认为姚老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做得较好的地方:整体的课程设计具有新意;②课程为后续学生的毕业设计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基础;③姚老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并且将学困生变成学霸;建议:提升课程设计的逻辑性。
张乐芳副校长点评:对于教学效果的测评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效果的分析要全面。
图片
欧亚学院DNA课程《思考与创新》课程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邢江姹老师分享了欧亚DNA课程《思考与创新》课程设计,该课程自2008年起逐步迭代完善,内容涵盖了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及设计思维等多个领域,并成功获得省级金课认定,拥有配套教材。教学设置上,课程结合了理论面授、网络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多种形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教学方法上在批判性思维板块采用问题导向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学生通过对热点新闻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从而理解和掌握理性思维技巧。
在设计思维板块采用了项目式学习方法(Project based learning),鼓励学生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或者本地博物馆服务创新与保护为选题,通过调研报告、用户画像和产品原型等形式进行项目研究和解决,并输出可量化的学习成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该课程以章节与通识能力矩阵的对应关系为地图,设计多种学生评价方式:前后测、公开演讲、小组讨论、实践调研、思维导图、期末课程展等,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发展匹配支撑。
图片
赵炬明教授点评:作为欧亚学院的DNA课程,整体的课程设计有亮点。建议:教学效果的达成首先要考虑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张乐芳副校长点评:课程设计方式有特色,作为欧亚学院的DNA课程,学校有更高的要求,期望持续改进,目标达成度更加科学、有效,作为其他课程学习的标杆。
▷ 《经济数学》教学设计


通识教育学院陈姗姗老师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经济数学》教学设计,陈老师探讨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及学生的学习难点,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抛出问题、引导思考、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陈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以及对学习过程的主动探索。此外,还提出了针对性的补救措施,如预习指导和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


图片
赵炬明教授点评:数学课需要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教学过程中通过板书,引导学生的思路,不适合设置过多的教学活动;对基础较弱的同学需要先补齐学生的基础知识。
《新媒体运营》课程设计
职业教育学院的邓博老师分享了他对《新媒体运营》课程设计的思考。邓老师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学教育需要适应时代变革,重视实践和新技术的应用。受到英国早期新闻教育起源于新闻机构这一事实的启发,强调实证主义新闻学术观,并特别关注匹配学生能力模型与未来岗位需求。邓老师同时也指出,当前新闻传播学科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并由此形成了一套课程设计的思考逻辑。
图片
赵炬明教授点评:课程设计与实施逻辑清晰,聚焦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法具体。
张乐芳副校长点评:课程设计框架清晰,教学效果检验需要再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在活动结束环节,张乐芳副校长向现场参与的老师介绍了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期望每一门课程经过精心设计、贯彻落实SC的教学理念,从而支撑整个专业目标的达成度。此外,作为教师需要以学术的方式研究自己的教学,持续性进行教学改进与提升。
图片
赵炬明教授强调“好课是设计出来的”,从第二期教学设计师的展示与交流来看,老师们都在积极践行SC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困难,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于赵炬明教授和张乐芳副校长提到的“教学效果评价与测量”问题,教师发展中心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项培训与研讨,指导教师以专业的态度和方式从事大学教学,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与教学质量。







手机版